纳米磷酸铁锂低成本绿色合成技术
学校
|
上海应用技术大学
|
|||||
项目名称
|
纳米磷酸铁锂低成本绿色合成技术
|
|||||
技术领域
(可多选)
|
■新能源
|
□生物医药
|
□新能源汽车
|
|||
□民用航空制造业
|
□电子信息制造业
|
□海洋工程装备
|
||||
□先进重大装备
|
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
|
■新材料
|
||||
□其它:
|
||||||
技术属性
(可多选)
|
■新工艺
|
■新技术
|
□新装备
|
|||
□新材料
|
□新产品
|
|
||||
□其它:
|
||||||
专 家 简 介
|
项目负责人,博士,教授。1988年-1995年,景德镇陶瓷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,硕士毕业。1995年-1998年,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,博士毕业。现工作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,上海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。目前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、负极材料相关研究,在磷酸铁锂、磷酸锰锂、磷酸钴锂、锰酸锂、钴酸锂、钛酸锂等材料领域有10年经验积累。获得的相关政府、企业资助项目主要有:
1,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研究,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,2006年;
2,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研究,横向合作,2008年;
3,纳米磷酸铁锂水热合成技术,横向合作,2010年;
4,高性能纳米磷酸铁锂合成技术研究,上海市教委,2011年;
5,磷酸铁锂绿色合成技术,横向合作,2012年;
6,磷酸铁锂低成本产业化合成技术,横向合作,2012年;
7,500吨磷酸铁锂产业化生产技术,横向合作,2014年
8,磷酸钴铁锂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,上海市科委,2015年;
9,高性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生产技术研究,上海市科委,2016年。
从事科研工作以来,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,其中英文论文50余篇,SCI收录近40余篇。论文被引用次数1300余次,H影响因子23。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论文20余篇,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。其中关于磷酸铁锂的研究成果,已经在浙江企业进行了成果转化,建立了年产500吨纳米磷酸铁锂的生产线,产品在集团公司500Ah电动大巴电池中得到应用。相关钛酸锂和富锂相材料的研究成果,也进行了百公斤级别中试,产品性能数据良好。关于三元材料和NCA材料的研发也在进行中。
锂离子电池材料相关授权专利
1,201410842373.3,一种四元金属磷酸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,授权;
2,201410842374.8,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3Ti4CoCrO12及其合成方法,授权;
3,201410835459.3,锂电池负极材料钴包覆的钴铬钛酸锂及其合成方法,授权;
|